在中国航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他的名字 从未间断地闪烁着光芒 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孙家栋院士 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 前100个航天飞行器中 有34个由孙家栋担任 技术负责人、总师或工程总师 孙家栋(宿东 摄)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嫦娥 他写下了航天的传奇 作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 亲历者、见证者、参与者 他说…… 1 “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”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 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 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 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 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升空 孙家栋正是“东方红一号”的 总体设计负责人 那一年孙家栋41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孙家栋等老一辈航天人 向世界证明了 中国有能力搞航天事业 “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去” “我们能做一颗卫星在天上生存” 2 “每个部件质量上去了, 中国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” 航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974年11月5日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失败 让孙家栋刻骨铭心 当时飞了21秒之后火箭爆炸了 在冰天冻地的环境里 大家含着眼泪 在地面搜索所有的残骸 捡了3天 火箭受控自毁 经过分析 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断裂 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孙家栋带领大家对每一件产品的质量 进行彻底检查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立即着手解决 孙家栋认为 “只有每个部件质量上去了 中国的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” 3 “安全要保护在我们自己手中” 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孙家栋的带领下 中国开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的北斗该如何建设 孙家栋认为 卫星定位系统一定要实现自主可控 因为它是一个代表 整个国家空间、时间的标准体系 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示意图 目前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正在孙家栋等航天人的推动下稳步建设 中国的北斗全球系统建设 预计将在2020年全面完成 4 “嫦娥一号成功绕月, 那一瞬间是说不出来的自豪感” 2004年中国启动探月工程 孙家栋虽然已经75岁 但仍承担起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月球轨道 2007年11月5日 远在38万公里之外的嫦娥一号 成功环绕月球的那一刻 孙家栋轻轻转身 擦拭喜悦的泪水 嫦娥一号成功绕月,孙家栋擦拭喜悦的泪水 这一次 孙家栋带领新一代航天人 向世界宣告 中国的航天事业 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时代 耄耋之年未伏枥 犹向苍穹寄深情 2018年6月,89岁的孙家栋亲临发射场指导风云二号卫星发射任务(魏京华摄) 值此新中国70年华诞期间 和航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 孙家栋说 爱国对于我们航天人来说 就表现在爱航天 爱航天就是要把航天的事业办成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为国家增添力量 为国家作出贡献 内容来源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|